【PD】微更新理念在西安老城更新中的运用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 关键词 ]微更新;模式;西安老城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12-0050-07
[ 中图分类号]TU984.189
[ 文献标识码]B
导语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传统老城更新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作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老城的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记录着西安城市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情感、记忆和辉煌。作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2015 级硕士研究生宁昱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2015 级硕士研究生吉倩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孙世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承慧在《规划师》2016年第12期撰文,文章以西安老城为例,对老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引入微更新理念,试图为西安老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也希望能对国内其他历史城区的更新保护带来一些启发。
宏观背景—我国老城更新存在的问题
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我国125个历史文化名城,每座历史文化名城中都有其特有的历史城区,如果这些历史城区可以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升级,势必将有益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塑造。然而,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我国来说,这些历史城区大多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表现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矛盾:①文化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文化环境、历史建筑保护与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②规划与开发的矛盾。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政府追求短期效益,当开发商利益与全局效益产生矛盾时,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会放弃对规划原则的坚持。③保护费用投入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中会涉及相当数量的居民外迁安置费、市政设施改造费和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维护费,这些资金如果仅靠政府财政支出则难以为继。
此外,对于已经划片登记的历史文化街区来说,国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保护体系。然而,对于老城内一些历史遗存较少但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段来说,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及法律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因此,本文拟以西安老城为例,就如何保护城市特色、实现历史城区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展开讨论。
现实困境—西安老城的发展现状与瓶颈
一、发展沿革
西安自建城以来已有3100 多年的历史。周朝时期,统治者在今西安西郊洋河东西两岸建立统治中心,即世界上最早的双子城—丰镐二京,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二京废弃。秦孝公十二年,秦人于渭水北岸筑咸阳城。秦灭亡后,西汉统治者于渭水南岸开始营建新都—长安城,汉长安立城800年,至西晋末年颓毁。由此,隋朝统治者在汉长安南部择址再筑新城,隋开皇二年先建大兴宫城,隋大业九年再修筑外郭城。唐朝则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将其改名为唐长安城。今天的西安就是建立在唐长安城旧址上,尽管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向外扩张,但其地理区位却没有再发生过变化。
唐朝末年,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留守长安的韩建弃宫城和外郭城,将皇城改建为新城,奠定了五代、北宋、金、元的城市格局。新城东、西、南三面利用了原皇城城墙,北面则以原宫城的南墙为墙。明朝时期,新城城垣得到扩建,除西南面保留新城位置外,北、东两面各向外扩展约1/4。清朝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较明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城”与“南城”的出现,使得整座城市东部成为纯粹的军事防御区,城市西半部则集中了全城大部分人口,成为经济重心。民国时期,“满城”与“南城”被打开,商业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东大街),原“满城”也被重新规划(新城区),城市开始向东北方向发展,城市整体架构保留至今。
二、发展现状
1功能结构
西安老城现状用地功能较为混合,居住与服务并存,生活与旅游并重,传统与现代交织,用地面积为1282.83hm²。
商业用地集中分布在南北、东西大街以及解放路两侧,居住用地集中分布在沿城墙边缘地带,南部三学街地段和西部回民街地段聚集着老城内大量的历史建筑,绿地相对较少。西安老城整体呈现出以钟鼓楼商圈、民乐园商圈和行政中心为主中心,以大差市商圈、文化中心以及东西、南北大街商圈为次级中心的“两横三纵”的分布特点。
2
历史资源
安老城的文化底蕴丰富,历史资源点数量较多。就年代看,明朝之前的历史资源点有9个,明朝时期的历史资源点有11个,清朝时期的历史资源点有4个,民国时期的历史资源点有11个。就等级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10 个 ( 图 1)。
在空间上,西安老城西南部的古代历史资源点偏多,东北部的近代历史资源点较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老城的发展轨迹。此外,西安老城内还有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竹笆市、德福巷和湘子庙三条历史街道。
3
街巷肌理
西安老城现状街道网络整体上保持方格网的形态基础,形成了“两横三纵”的街道网络格局。其中,主次干道密度为 3.52km/km²,公交站点分布比较密集,但是在回民区和东大街南部地区内部的公共交通设施比较匮乏。
随着历史演变,西安老城内的街巷格局在空间上呈现出多种街巷肌理交互拼贴的特征。例如,东北角于民国时期规划的新城区道路形成了细密方格网的肌理,西北部和南部建设的大量单位制小区的地段呈现出了鱼骨式肌理结构,回民区及其周边传统风貌区则呈现出了自由式的街巷肌理 ( 图 2)。
4
社会经济
西安老城现状总人口为42万,常住人口占63%,暂住人口占37%,其中解放门街道的暂住人口占总暂住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年来,西安老城内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根据各个街道办的统计数据,西安老城的老龄人口比例为13.7%,其中青年路街道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 27%,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
三、发展困境
通过对西安老城现状的调研,可总结出城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以公共空间割裂、历史资源遭到破坏、社会环境质量下降、产业发展单一和政策支撑不足这五大问题最为突出。
1公共空间割裂
从西安老城用地功能构成可以看出:①缺乏开放的绿地广场,集中的场地仅有莲湖公园、革命公园、儿童公园及钟鼓楼广场;②公共空间开放性低,老城内的公共空间缺乏连续性,在视线、交通及整体的结构上都缺少联系;③明城墙利用率不足,虽然明城墙的登城口可以沟通环城公园和顺城巷,但是现状开放的登城口较少,登城方式单一,其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2
历史资源遭到破坏
尽管西安老城内有众多文化场所与文化事件,文化内涵相对丰富,但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很多历史资源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同时,由于保护方式的不专业,很多历史资源点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历史资源点本身空间分布不均、各历史片区间缺乏联系和历史文化载体的遗失等因素,导致了老城特色不足,进而被过度地侵蚀和消费。
3
社会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历史原因,西安老城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状街道狭窄拥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老城内原住富裕居民的迁出,老城逐渐成为低收入人群的聚居之地,进而导致大量房屋长年失修,社会环境质量逐渐下降。
4
产业发展单一
目前西安老城的产业以传统零售商业为主,与老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联系较弱,并存在着过度消费传统文化的现象。同时,老城内缺乏新兴的、能够结合文化特质以及老城典型特征的创新产业来激发老城的活力。
5
政策支撑不足
目前西安市的发展重点聚焦在东北部浐灞地区,政府对于老城的更新发展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老城内的基础建设项目难以开展;二是在产业的招商引资上缺少相应的优惠政策,导致产业活力不足,新兴产业难以进驻。面对诸多困境,传统理念指导下旧城更新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因此,本文借鉴并采用一种全新的微更新理念,将其应用至城市规划领域,希望能对老城更新提供帮助。
城市微更新理念及其应用
一、微更新理念的源起
“微”这个概念出现于“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单位个体获得资源的成本降低,个体潜力开始被发掘,交流方式更为简单),继而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微商、微博和微传媒等以“微”为核心概念的新产品与新理念。作为“微”概念向城市建设方向的延伸,微更新理念最早被运用于老城个别建筑的更新上。随着这种模式的普及,有专业团队开始将微更新理念扩展至社区乃至城市层面。时至今日,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想通过一次性规划面面俱到地去解决变得十分困难,而微更新这一自下而上的全新模式将非常适合未来老城更新的节奏。
二、微更新理念的界定
城市是一种文化的容器,历史与未来是共生的。旧城的有机更新,不但能避免大拆大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建材的循环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也是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和历史文脉的基本路径。而微更新理念继承了有机更新理论,即在整体保护老城城市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自下而上的动员和居民参与,尊重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把握地区各系统的核心问题,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对局部小地块进行更新以形成老城自主更新的连锁效应,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
三、微更新理念的呈现方式
在早期传统更新模式的影响下,城市更新的过程缺乏对公众利益的考虑,在塑造城市环境的同时,城市更新往往成为体现政府意志、实现设计师个人价值观及开发商获利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开始关注公众参与和非物质环境保护两个重要话题,但由于政府、开发商的强势干预以及公众自身参与意识的不足,导致在整个城市更新过程中,公众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应得利益进行保护。
相较于外力干预下的城市更新,微更新理念更倡导以内生动力为主的保护内生模式,即将公众的更新需求作为核心,结合专业化的保护方式,力求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与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相比,微更新模式弱化了开发商与政府的作用,强调自下而上的更新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四种呈现方式:
(1)资金来源。传统城市更新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补贴与开发商投资;而在微更新模式下,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可以联合NGO、NPO等组织,利用小额信贷、社区基金等新型平台,使资金来源更加多元。
(2)开发模式。传统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流程简单(划出开发区—居民获得赔偿后搬迁—区域夷平重建—注入商业,配套住宅办公),但过于“粗暴”;而微更新模式强调尊重开发地区的固有特质,由居民自主选择是否搬迁,仅在节点地区考虑进行大规模开发,注重城市更新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3)社区培育。传统城市社区是围绕政府相关部门形成的,向心力弱,感知度不高;微更新模式强调自下而上的新型社区培育,围绕居民形成新社区,形成社区自主更新机制。
(4)组织架构。传统城市更新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商实施、设计师参与的,公众则游离于体系之外;而微更新模式将公众放到核心地位,由设计师配合工作并提供专业建议,政府实施管控以维护公众权利,从而实现多方服务,保障公众利益。
四、微更新理念的操作策略
微更新理念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结合城市触媒理论,甄选更新触媒。1989年,美国学者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 —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目的是促使城市结构持续与渐进地发展。同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首先进行更新改造的地段便有可能成为触媒点,进而促进周边土地的更新改造。其难点在于对触媒地段的选择以及如何定位地段,从而激发地段成为触媒点。
(2)空间落实及分期实施计划。行动规划是将静态规划转变为动态规划,将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实施、城市建设行动相结合的过程,以期从目标到策略、从方案到实施,为城市政府提供一揽子城市空间建设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弹性的设置,寻求出最适宜城市发展的现实路径,尤其是可以为决策者和开发组织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而微更新模式无法像传统更新模式那样一步到位,但它具有很强的弹性与时间延续性,在具体的空间落实过程中,应按照实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对分期实施计划进行调整。
(3)构建更新机制。微更新理念的更新机制包括实施机制与保障机制两方面内容。实施机制主要是对具体实施计划中每一步的开发模式、资金来源和担责主体进行说明;保障机制主要是在节点开发结束后,通过自下而上的手段构建自主更新机制,保证地段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尝试—西安老城微更新
模式探讨
一、 基于微更新理念的设计策略
结合微更新理念的操作策略,本文将西安老城微更新的具体设计策略概括如下(图3):①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空间特色、社会文化经济特色,对西安老城进行地段划分,并对不同地段的特征、价值和问题进行总结;②在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地段内寻找潜在触媒地块进行设计,尽量保证地块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着重分析现有的建设主体和土地权属的关系;③研究不同政策主体的需求和特征,设计一套完整的更新机制及保障机制,并为不同建设主体提供空间设计引导;④将潜在触媒点的设计方法运用到老城的其他地段,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在历史城区内构筑完整的触媒系统,既提升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又保住了历史城区的文脉。
二、潜在触媒设计
基于上述对西安老城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微更新理念的解析,本文针对公共空间割裂、社会环境质量下降、历史资源遭到破坏和产业发展单一这四个典型问题,在西安老城内寻找典型的触媒地块(以下分别用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表示),对其设计进行探讨,以此分别构筑“公共空间织补、传统社区活化、历史文化保护、多元市场实验”四个更新主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更新机制 ( 图 4)。
公共空间织补
地块1位于西安老城城墙西南角,周边以高层住宅和沿主干道商业建筑为主,设计范围约为2.64hm²。地块1具有西安老城内面积最大的公共空间—无极公园,且公园西南侧有登城口与城墙联通,公共空间品质极佳。然而,该公园被周边商业建筑包围,入口隐蔽,使用率较低,再加之城墙登城口的封闭,导致开放空间割裂严重。地块1的具体更新步骤如下:
(1)梳理产权,明确主体—划定设计范围,明确设计范围内涉及到的产权单位与利益主体。
(2)构建机制,激活空间—采取政企合作的机制,进行优势互补。政府部门利用开发商的经验,招商引资,促进地块的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开发商则利用政府的行政优势,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与政府长期合作的关系。
(3)空间设计,立体链接—尊重场地现有竖向关系,打造屋顶花园第五立面,联系顺城巷及城墙的内外活动。同时,可借助设计手段提升商业空间品质,升级现有商业业态。
经过设计优化后的公园可同时为居民、游客等多元主体提供服务。因此,公园应由社区与开发商协调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公众参与预防公共空间私有化,通过商业化管理维持公共空间的高品质。
2
传统社区活化
地块2位于西安老城回坊西部城墙沿线区域,北至莲湖路,东至洒金桥路,南至西大街,西至环城西路,设计范围约为 10.4hm²。地块2所在的社区生活氛围浓厚,但社区活动空间平庸化且缺乏文化特质;教育资源丰富,但缺少艺术氛围的渲染;公共绿地较多,但景观资源不成体系,缺乏与周边文化空间的联系。针对这样的地块,设计希望从“精神引领”和“机制支撑”两个角度出发,将传统文化根植于社区生活,营造与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相结合的艺文社区。地块 2 的具体更新步骤如下:
(1)利弊分析,构建更新机制—现状建设存在组织机构单一、空间特色不明显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设计提出社区的活化需要进行政策创新,建立新的更新机制,在政府主导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下而上”,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并引入众筹商业机构、艺术家机构与联盟等外来力量 ( 图 5)。
(2)机制引领,提出策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植入社区活动中心;加强社区文化体验,优化社区公共空间;构建多元支持机构,激发艺文产业发展。
(3)现状评价,甄选触媒—对现状建筑进行评价,梳理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用地调整,确定触媒项目,加强项目与城墙、资源点之间的联系,并对现状街巷进行梳理。
(4)项目确定,设计更新—具体设计策略包括工作坊微插入、公共空间微活化、公共设施微组合、居民自建房微改造及街道微整治。
通过更新机制的建立,对街巷进行梳理,保留历史资源,优化公共设施,选取触媒点,构建慢行系统,将地块与周边社区相融合,最终形成网状织补式的交通系统;以公共空间、触媒点进行带动,构建社会公共空间网络,串联文化资源点,构建社区文化体验网络。
3
历史文化保护
地块3位于西安老城南部开通巷沿线区域。开通巷位于西安三学街历史风貌区东部,巷道北至东羊市,南至顺城巷,设计范围约为7.5hm²。开通巷所在地段的历史氛围浓重,周边有包括碑林、卧龙寺和关中书院在内的一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开通巷两侧也拥有许多历史院落。作为一条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巷道,开通巷依旧保存着较为传统的建筑肌理与居民生活方式,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建筑的老化,加之基础设施供应不足,该地块面临着居住环境恶化、历史资源被破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对地块3进行微更新,具体步骤如下:
(1)整理现状产权,寻找机会地块 —在梳理地块产权边界后发现,绝大部分区域保持原有合院的用地范围,少部分区域经过开发,传统产权边界已不存在。通过对基地产权及建筑质量的调查,可以确定需要拆除整改的机会地块。
(2)梳理街巷空间,完善基础设施 —在原有街巷的基础上还原部分历史街巷,开通部分新街巷,加强开通巷与碑林、书院门地段的连通性。在修整巷道的同时,对地块上下水系统进行完善,满足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3)保护资源地块,改造机会地块 —对开通巷两侧16处传统院落进行保护,对不符合街巷风貌的建筑进行改造,具体改造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 原文昌门停车场)、开通巷民俗坊(原卧龙小区)和创意文化展示中心(原开通巷小学)。通过院落保护,彰显开通巷的文化特色;通过地块改造,激发新的活力。
(4)研究运作机制,培育新型社区 —政府主导地块更新并负责基础设施整改,居民可以通过小额贷款筹集资金以改善住房条件,引进的NPO等组织可以提供专业咨询,小地段的整改可向开发商进行招商。在保障机制方面,应设立与原有居委会平行的居民自治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形成自下而上的新社区与自主更新机制。
从机制与空间两个层面对地块进行更新,可以在保护开通巷周边历史建筑的同时置入产业,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与收入状况。相较于整体地块开发模式,这种方式更好地保留了地块的原真性与完整性。此外,居民自治委员会的成立也为地块日后的自主更新奠定了基础。
4
多元市场实验
地块4为西安老城东南角的建国门综合市场(西安老城内六个综合市场之一)。该地块北临东大街,西至和平路,东、南方向紧邻明城墙,设计范围约为10.3hm²。地块4内拥有大量未利用的空地与19世纪50年代建设的工业厂房,厂房停工空置,空间浪费严重。那么能否将市场与工厂合二为一?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尝试建立一个以市场所有者为主体,吸纳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市场委员会,培育从生活到生产再到创意的多元化市场,并将整个地块更新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1)现有市场整治期—疏散传统市场、整治片区环境。由市场委员会负责租用现有闲置空地,统一搭建流动市场,并监督市场运营;市场委员会可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清理地块内大量空地上的垃圾,并利用空地在顺城巷周边增加开放空间,改善街巷环境。
(2)创新市场实验期—改造工业遗产、培育特色市场。由市场委员会出面租用厂房,众筹集资,主导工厂改造和开发,将工业厂房作为市场实验基地;市场委员会以主办创业竞赛等方式收集创意,吸纳人才,启动市场,监管实验区的运营,负责对外宣传工作。
(3)新市场片区成熟期—避免功能单一,塑造市场社区。市场委员会作为开发商,将地块内原有棚户区改建为公租房,鼓励更多创业青年向此处迁居。以青年为主体,建设新型市场社区,并通过厂房改造,引入新业态、新产品和新理念。
整个地块更新旨在盘活地块现有的土地资源,提升市场产业等级,吸引高素质人才就业,即通过市场与工厂的合作,将厂房空地建设成为创新产业基地,并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引入高素质人才,通过创新机制(市场委员会)的构建,实现渐进式的地块产业转型与空间更新 ( 图 6)。
三、老城系统构建
现状西安老城内各类资源点独立分散,不成体系,并缺乏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整合,而上文所述的四个主题触媒则能够在老城内起到整合周边零散资源、相互联动形成网络的作用。例如,开通巷地块可与周边碑林、书院门及南门等资源点进行联动;回坊西部城墙沿线地块可与回民街、贡院遗址和广仁寺等资源点进行联动。
同理,可以将微更新理念应用到西安老城内更多拥有良好资源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地块设计中。例如,东北部民乐园地区可着重挖掘其民国文化;西北部莲湖公园地区则可延续唐代文脉。
除上文所述的四个主题外,微更新理念还可以在其他主题上进行尝试,在西安老城内部构筑更多的触媒地块,并利用触媒联动周边资源,以达到聚微成网的效果,最终实现各类资源点间的相互联通。整个过程可以抽象为三个阶段(图7):①阶段一 —当前阶段,各类资源点间的联系度弱。该阶段需要通过全方位调研,对老城现状问题进行摸底,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发展战略,寻找触媒地块。②阶段二—项目尝试阶段,对不同触媒地块进行针对性更新。该阶段在地块设计中需要贯彻微更新理念,关键在于利用更新机制与保护机制的创新,保存地块固有文脉与特色。③阶段三—自主更新阶段,通过机制推广与触媒联动,在西安老城内形成一个有机生长的触媒网络,逐步实现老城的自主更新。该阶段着重于弹性规划,并随着项目的推进随时调整更新策略。
总的来说,从触媒地块的更新到老城系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从动态、微观的视角对整个老城更新进行审视。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公众自主参与多方利益协调也将在未来的老城更新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规划师在规划工作中进行统筹协调。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12期
《微更新理念在西安老城更新中的运用》
《规划师》12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论坛2】“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3】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 及管制措施
【PM】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行政组织冲突解析 —以重庆湖广会馆历史街区拆除事件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